| ||
| ||
|
本报讯 (记者 朱解语 通讯员 许璐斌 张沁 高青怡 王青) “在图书馆过年,既温馨愉快,又有文化气息,孩子还学习体验了传统手工艺,是一种非常棒的新年打开方式!”在余杭图书馆参加春节系列活动的罗女士说。
春节期间,余杭推出了数十场次春节文旅主题活动,喜庆氛围不停歇,让人们在赏年俗、品年味、享年趣的同时,尽情畅享文旅乐趣。余杭图书馆里人潮涌动,“‘阅’享国潮中国年”春节系列活动吸引了众多人参与。不少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借着火红的背景框拍摄全家福,沉浸于非遗剪纸体验中,巧手剪出雪花、喜字、福袋等精美图案。书香四溢的图书馆里,定格着阖家团圆的幸福,飘散着浓厚的文化年味。
不止有图书馆“玩转”春节,展览馆也接连“上新”。移步章太炎故居,远近游客正热闹体验木刻雕版印福,为故居贴上窗花,给古建筑增添了新春的喜气。游客张女士手持自己亲手雕刻的福字说:“这不仅是一份特别的蛇年纪念品,更是一份对传统文化的致敬。”故居内,“‘良渚流光 太湖着秋’中国书画之乡——胥口书画展”也在持续进行中,市民们游览精美的书画长卷和作品,品味中国写意画的深远意境,在新春氛围中体会太炎文化的博大精深。
俗话说,无戏不成年。在余杭小百花越剧团的新春惠民演出季现场,越剧《经典折子戏专场》《五女拜寿》等经典剧目轮番上演,以悠扬的唱腔和动人的剧情,让观众如痴如醉,感受戏曲里的年味。越剧爱好者杨女士激动地说:“能在春节期间看到这么精彩的演出,真是太幸福了,越剧的文化魅力简直圈粉无数。”
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同样是全天热闹不打烊,游客们带着祝福共同放飞“良渚玉鸟”,祈福新年平安顺遂;畅快开启“朝圣一日游”,探索良渚文明的神秘。无论是大江南北的中国游客,还是远渡重洋的外国来访者,都能在每件手工艺品、每一站游览中,感受五千年良渚文化的熠熠生辉。
夜色渐浓,余杭的街头依旧灯火通明。瓶窑老街的民俗灯会上,市民们驻足欣赏五彩斑斓的蛇年花灯,观看演员们展现杂技绝活儿,为精彩舞龙舞狮表演鼓掌喝彩,整晚悠闲游逛在老街上,细细品味“非遗春节”魅力。
今年新春,余杭还推出了一系列惠民举措,为文旅消费增活力。不少市民通过领取千万元农文旅消费券,携家人朋友前往精品酒店和景区,畅享“文旅惠民”的美好体验。
此外,很多人选择在路上感受浓厚年味。市民刘先生沿着“良渚寻玉记”“径山问茶行”“青山溪游记”“未来共富路”四条打卡路线,领略余杭的深厚文化底蕴。他说,“这些路线设计得很有意思,既能了解本地的历史文化,又感受到了蓬勃的创新实力,给全家人留下了难忘的春节记忆。”
在节日期间,余杭区文广旅体局全力保障文旅市场安全有序,通过压实“区级部门+属地镇街+企业主体”三方安全责任体系,完善安全防护措施,为市民们安心过年提供了坚实保障。
截至2月4日11点,余杭区重点景区(点)共接待游客138.21万人次,营业收入10920.11万元,门票收入610.35万元。这个春节,余杭区凭借丰富多样的文旅活动和惠民举措,不仅营造了浓浓的年味,也为新年激发了澎湃的文旅活力,绘出了一幅辞旧迎新的美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