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媛媛)“径山云雾绕,新芽织绿潮……”一曲新国风电子乐响起,笛箫婉转,古琴清悠,头戴斗笠的舞者如同穿梭于茶山之间的采茶使者,让人仿佛置身于径山茶园,回味悠长。
今年是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农历新年,当地时间1月17日晚,2025联合国总部“蛇舞寰宇,瑞启新篇”主题春节联欢晚会于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500余位中外来宾齐聚一堂,共贺新春。其中,由余杭文旅集团选送的原创节目《径山茶礼·天下茶宴》惊艳亮相,让径山茶文化“破圈”出海。
《径山茶礼·天下茶宴》由三位青年音乐人携手一位舞者共同原创,用4分半的时间将新中式国风电子乐、现代舞蹈和中国传统民族器乐巧妙组合,向世界观众传递了中国文化。
为了呈现出最佳表演效果,团队成员前前后后修改了六七次舞台设计,创作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新国风融合舞台。记者采访了该节目的主创团队,听他们聊聊《径山茶礼·天下茶宴》的故事。
节目灵感来源于
径山茶文化与“径山茶宴”
在节目名字中,“茶”字出现两次。“创作灵感来源于从唐代流传下来的径山茶与径山茶宴,从歌曲创作到舞台设计都围绕着茶展开。”团队主唱兼制作人魏虎虎表示,歌曲创作时他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画面便是一望无际的茶园,于是写下第一句:“径山云雾绕,新芽织绿潮,清风伴雨声,茶歌随风飘”。接下句,“青箬笠下是汗如潮”,画面由茶园聚焦到戴着传统斗笠的茶人。寥寥数笔,将心中的径山采茶图勾勒了出来。
因径山茶激发了创作灵感,主创魏虎虎很顺利地完成了词曲创作和编曲,录制了第一版歌曲小样,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录制和制作,《径山茶礼·天下茶宴》节目初具雏形。
如何在表演中体现径山茶文化中蕴含的东方气韵?主创团队在乐器演奏编排中加入很多巧思。“笛箫是刻在我们中国人血脉中的传统民乐,也是这次表演的主奏乐器,贯穿始终。笛箫的音乐性格偏中性,希望让各国观众感受到来自东方的侠气。”笛箫演奏者孟晓洁说,这次演奏中用到的竹笛便是来自余杭中泰。
除了笛箫,民乐部分还加入了古琴。本次舞台的古琴演奏者江禾是古琴艺术非遗传承人,4岁起开始学习古琴,从小浸润在古琴文化中,在江禾看来,“这次表演是一次很新颖的尝试,古琴的音色具有东方韵味,在曲目中大量运用了古琴音色中的泛音,清脆高远,若隐若现,蕴含着东方茶文化中内敛的智慧。”
聊到对于舞台编排的构思,主创魏虎虎表示,“这次我们创作的是一个新国风融合舞台,它不仅是一首歌,而是一个小的舞台戏剧。”在整体编排中,舞者的表演是一个点睛之笔。
在行云流水的舞蹈中,能看到的不仅是美,更是一种精神。《径山茶礼·天下茶宴》主创团队巧妙编创现代舞动作,对茶叶新芽生长、茶农采摘,再到饮茶与径山茶宴礼仪等进行解构,一招一式都有它的内涵。舞者秦然告诉记者,他设计了很多与径山茶、点茶礼仪相关的舞蹈动作,融合了中国的茶文化,既带有武侠的刚又带有茶叶的柔,想表达的是刚柔并济的感觉。
一次“文化出海”的新尝试
千年径山茶焕发新生
在联合国总部春晚舞台上,《径山茶礼·天下茶宴》节目渐进尾声时,舞者手捧香茗,缓缓走向台前,俯身敬上一盏茶。那一刻,中华民族以茶敬客的传统礼俗穿越时空,直抵人心。“我们不仅是一个表演者,也是一群文化传播者,让中国传统文化展现在国际的舞台上。”主创魏虎虎表示。
一脉古韵,流传今与昨。“径山茶宴”起源于唐朝中期的径山寺,2022年,“径山茶宴”作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一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交织着年轻活力与深厚历史底蕴的《径山茶礼·天下茶宴》也通过独特的方式传承和丰富着茶文化的内涵,让世界观众走近中华文明,以茶“茗”扬四方。
“我昔尝为径山客,至今诗笔余山色。”这是苏轼笔下的径山。千年前,他曾多次游径山,吸引他到来的,不止自然之山景,还有山上的禅与茶。唐代“茶圣”陆羽也曾在此游历,著写《茶经》,为径山茶注入了最初的文化基因,可谓“唐宋风雅,一叶真传”。
千年后,这一叶清冽的茶香,香飘海外。余杭文旅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选送《径山茶礼·天下茶宴》参加联合国春晚,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让世界了解余杭悠久的历史文化与人文风情,开启一扇让世界了解中国径山茶文化的窗口。”
古韵新程,四海流芳。余杭文旅集团将持续深耕径山茶文化内涵,积极探索跨界融合的创新路径,以千年径山茶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径山茶宴”为载体,积极推动跨国界、跨文化的交流与文明互鉴,邀世界共品禅茶一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