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媛婷 金一清) 7月23日下午1时30分,中国良渚数字文化社区三楼会议室坐满了人,距离良渚文化大走廊“文化+”20条及相关区级政策专场解读培训会会议开始还有半小时。本次会议由良渚文化大走廊建设工作指挥部主办,良渚片区的乡村职业经理人、企业等受邀参会。

杭州东明山森林公园有限公司负责人徐建明与港南村乡村职业经理人叶小高邻座,两人攀谈起来。“自从重新打造了东明山后,我们的人气很旺,不知道能不能符合这里的第十五条培育优质游径的优惠政策,享受到政府补贴。”徐建明说,“对企业来说,理解政策就是明确风向,用得好就是‘借东风’。”

“大家都说一切皆可文旅,我们现在的文旅企业也越来越多样。平时,大家未必觉得自己是文旅企业,但其实很可能够得上文旅政策的相关扶持内容。”区文化旅游发展中心主任毛家颖向参会人员解读了相关文旅政策,“像通过5G、VR这些新技术来开展‘数字+旅游’的模式,且有大走廊特色的沉浸式旅游,在符合相关申报条件的基础上,我们会给总投资额20%的补助。”

不仅是产业政策,人才政策也是参会人员关注的重点。区人社局人才开发科科长吴继日分析介绍了人才认定中的几个常见问题。他说:“区级人才和市级人才的适用范围有很大区别。我们做这个政策解读很有必要,希望让企业和人才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杭州凯密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赵君全神贯注地听着政策解读,不时在本子上作一些笔记。他说:“政策解读太有必要了,现在大大小小的政策非常多,但我们未必能全方位理解。公司现在招的以高学历人才居多,员工们也都很关心人才方面的政策。”

培训持续90分钟,节奏紧凑,干货满满。台上讲得热火朝天,台下听得聚精会神。结束后,参会企业和部分农村职业经理人并未马上离开,他们追问着细节,相关部门负责人耐心地答疑解惑。

“几条政策深度理解以后,有一些我们本来是觉得不相干的,但现在可能会有联系。我们要利用好政策,推动整个良渚文化产业带的发展,再带动我们企业发展。这是相辅相成的,很有帮助。”徐建明说。

“这次政策解读让我有底了。希望通过政策支持,带动小企业、小景点的发展,这是我今天来开会最大的收获。”杭州良渚未来乡村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詹国锋很是兴奋。

“上面开‘大会’,下了台,我们继续开‘小会’。要做的就是了解企业需求、切实保障好良渚文化大走廊的政策落实,营造一流的创新创业环境。”良渚文化大走廊建设工作指挥部产业发展部工作人员林婷说,良渚文化大走廊是文化之廊、生态之廊,更是发展之廊、共富之廊、合作之廊。

据悉,良渚文化大走廊聚集1057家规上企业,其中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100余家,文化行业从业人数近5000人。

权威的政策解读是产业发展的定心丸,也是确保提高企业参与度的基石,在双向互动中,政府更加了解企业的忧盼,企业也能更加了解到政府的发力方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