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杭州亚运会举办之年。全区上下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时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三个一号工程十项重大工程两场硬仗纵深推进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建设。全经济运行行稳势好,科技创新提质升级,民生保障有力有效,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征程。勇夺全国新时代政法楷模集体等6项全国性荣誉,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数量等10项全省第一(唯一,取得省级未来乡村创建数量10项全市第一(唯一,入选全省首批现代化美丽城区8项首批、首个、首次试点,余杭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一、综合实力

    (一)经济总量

初步核算,2023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936.43亿元,可比价增长8.5%,总量位居全省第一GDP构成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1.65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327.97亿元,下降2.6%;第三产业增加值2566.81亿元,增长10.3%。三次产业结构为1.411.287.4。全区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1998.5亿元,增长11.9%,总量位居全省第一。

    (二)财政收支

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801.57亿元,增长19.4%,总量保持全市第一;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6.68亿元增长18.1%,总量全省第一。税收收入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95.7%

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1.38亿元,预算内用于民生支出254.10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2.3%。在支出结构中,一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卫生健康、公共安全、节能环保占比分别为5.9%10.1%15.8%8.3%3.3%1.9%


二、农业和农村

农业生产稳中有进。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9.09亿元,可比价增长3.9%。其中,农业(种植业)产值增长2.1%;林业产值增长10.6%;畜牧业产值增长19.4%;渔业产值增长3.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增长4.4%

数智助农乡村和美。耕地面积净增加7513,完成高标准农田新建和改造提升11207亩、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面积14275亩,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全域推进未来乡村建设,径山村、小古城村入选全国千万工程现场推进会考察点,获评全省和美乡村工作优胜县。深耕数智三农,推动数字技术与农业发展深度融合,开办全国首个未来农民学堂,打造国家级科技小院”3,蝉联全省乡村振兴考核优秀等次,首夺乡村振兴神农鼎铜鼎。


三、工业和建筑业

(一)工业

全年规模工业增加值下降4.0%。规模工业新产品产值率48.4%,居全市前列。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比重为85.7%。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0%;数字经济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2%

(二)建筑业

    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389.81亿元。截至年末,全区共有在库建筑业企业227家。全年共核发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198件,竣工备案195件。


、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一)固定资产投资

全区固定资产投资1000亿,增长7.6%。结构性指标中,制造业投资增长35.0%,民间投资增长19.2%,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0.3%,交通、水利和能源投资下降29.0%。全年新开工项目328个。

(二)房地产业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1.7%。新建商品房成交面积239.1万平方米,增长8.2%其中住宅成交面积增长7.4%非住宅成交面积增长16.9%


、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6.33亿元,增长3.2%,其中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58.43亿元,增长18.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57.61亿元,增长43.5%承办双品网购节全国启动仪式、首届数字经济时代县域商业创新发展大会,落地国内首个全球跨境电商DTC品牌创新中心,获评全国首批县域商业领跑县省数字贸易示范区。


、对外经济

(一)外贸出口

全年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439.91亿元,增长16.6%,其中进口额增长8.2%;出口额增长17.2%从主要出口产品结构看,纺织品、高新产品(六部委口径)、机电产品分别增长36.0%9.0%7.2%从主要出口经济体看,对美国、独联体12国、东盟10国、金砖国家、RCEP成员国出口额分别增长86.7%58.8%29.2%18.0%4.1%

    (二)招商引资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8.9亿美元。签约重大项目326个、总投资超1860亿元,引进储能产业化等百亿项目2个、50亿元以上项目13个、10亿元以上项目63个,获评浙江省十佳招大引强县(市、区)。

(三)境外投资

全年新增境外投资备案项目81个,投资备案总额2.06亿美元,中方投资备案额1.64亿美元,增长74.5%。完成“一带一路”投资项目52个、并购项目4个。


七、营商环境

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出台“强信心、拼经济”36条等政策,兑现惠企资金114亿元。全年新设市场主体60044户,增长33.6%,其中新设企业主体20203户,增长6.6%入选全省首批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示范县建设名单。


 八、金融和上市

全年金融业增加值增长21.9%。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6768.49亿元,增长32.4%其中存款余额增长40.5%贷款余额增长21.0%。深入实施“凤凰行动”计划,全年新增上市企业5家,数量全市第一,上市企业累计34家。


九、交通和旅游

(一)交通运输

    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城市综合交通样板区建设,构建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以城市景观大道标准提升改造104国道,获评全省亚运氛围营造样板路段。完成320国道改建、东西向快速通道下穿杭徽高速段等交通重点工程,运溪高架全线投用。完成国省县道大中修48公里、四好农村路提升改造63公里,新增公交线路20,获评浙江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实施西站枢纽工程,开通直达北京列车,全年新增班次46列、接送旅客878万人次,分别增长164%1540%

    (二)旅游经济

据初步统计,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47.4亿元,增长15.9%;接待游客1102.7万人次,增长38.9%新增省4A及以上景区城、景区镇3个,组织文旅活动超3000场次,入选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省乡村旅游“五创”行动试点。


、教育科技和人才

(一)美好教育

    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共165所,在校生144016人,专任教师9859人。实施美好教育工程,学校项目开工16个、建成26个,新增学位1.58万个,与杭州外国语学校、锦绣育才集团、理想教育研究院等开展合作办学,获评全省现代化学校10所、省一级幼儿园7所,通过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教育部评估,瓶窑中学入选全市唯一的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

(二)科技创新

实施创新策源工程,之江实验室入选首批国家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良渚实验室打造脑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省海洋科学院成功落户,浙江算力中心启动筹建,北航国际创新学院建成启用,未来科技城获批省级高新区。新增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项目25项,获省科学技术奖30项,实现“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三大奖项大满贯,连续三年荣膺省“科技创新鼎”。

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37家、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5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734家,数量均列全省第一。新增省级企业研发机构74家、孵化空间179万平方米。

2022余杭区创新指数达273.6,居全省第二,全社会R&D经费投入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55%2023省科技强基项目投资额达37.15亿元。新增PCT国际专利申请470件、发明专利授权3924件。落地全国首个知识产权领域标准化试点项目,发行全省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ABSABN产品。

(三)人才引进

新引进及合作两院院士21名,累计引进硕士及以上海外高层次人才超过6200人,人才总量超40万,人才工作持续领跑全省。浙江人才大厦加快建设,浙大校友企业总部经济园二期顺利建成,余杭国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开园


、文化、卫生和体育

(一)文化兴盛

实施文化地标工程,成功举办首届良渚论坛,来自91个国家地区300余名嘉宾参会参展,签署首个沙巴体育娱乐场,中国足彩在线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的中外联合声明,网络总传播量超10亿次。高标准推进良渚文化大走廊建设,完成专项规划编制和首期十大项目谋划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遗址考古取得新突破,余杭入选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

招引重点文化项目62个,推进良渚文化中心等项目建设,文化产业增加值蝉联全市第一,入选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玉鸟集文创街区、跳头文艺集镇等成为文艺新地标良渚数字文化社区入选全省唯一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

中国国家话剧院数字剧场、浙江书法院成功落户,建成省市级乡村博物馆13家。举办美丽洲系列文体惠民活动1000余场,惠及群众超百万,获评全省首批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先行区。区级数字非遗体验馆建成运营,获评省级传统工艺工作站、非遗工坊7个。开展文明实践活动2万余场次获评浙江好人5名、最美杭州人17名。

   (二)卫生医疗
      截至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88家,其中区属医院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家。全区各医疗机构实际开放床位3142张。区属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有卫生技术人员4157人,其中执医师1598人,注册护士1551全年33.24万人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舒心就医工程,与浙大妇院、浙大儿院等开展合作办医,浙大一院总部二期开工建设余杭连续5年获评健康浙江考核优秀等次。

   (三)体育健康

2023615日,杭州亚运会火种采集仪式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成功举行,圆满打赢亚运第一仗同步推出·文明圣地之旅等亚运城市体验线路4、体验点24个,小古城村等接待亚()运国内外嘉宾5340人次,获亚组委高度肯定。良渚文化、径山点茶、智能仿生手等余杭元素全方位融入亚()运会开幕式吉祥物、火炬、奖牌等展示场景。创新优化属地+高校联合办赛模式组织发动志愿者20万人次,服务18个国家地区)的33支运动队,接待观众15万人次圆满完成70赛事保障任务

综合利用亚运场馆资源,1520处体育场馆向社会低免开放。开展亚运项目进校园系列活动400次,覆盖75所中小学、15万余名青少年。打造“10分钟健身圈,新建省级基层体育健身场地设施7处、嵌入式体育场地103环浙步道32公里国际体育中心项目开工建设。举办区全民运动会、余杭梦马等赛事1300余场,吸引230万人次参与。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一)人口就业

全区常住人口140.5万人,比上年增加4.1万人,城镇化率74.6%。户籍人口出生率为12.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1‰,户籍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12.02建成全省首个线下灵活就业服务中心,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6202人,引导和帮助8241名失业人员再就业。新增高校毕业生5.17万人。

(二)收入支出

    全年实现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245元,增长5.5%其中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84528元、55223元,分别增长5.0%6.9%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53。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50469元,增长7.9%;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44640元,增长9.6%

(三)社会保障

全年发放就业失业专项资金、创业担保贷款等5.3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9.12%99.84%,贫困人员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100%。坚持困难家庭和儿童应保尽保,发放救助资金1.69亿元、惠及27.51万人次全年新增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5家,实施生活困难老年人适老化改造21户。新增示范型儿童之家10家,累计建成88家。


、公共事业、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一)城市供水

全年销售水量1.19亿吨,完成污水处理量8384.65万吨,供排水出厂水质合格率、水质抽检合格率均为100%

(二)安全生产
    全区各类事故起数、死亡人数“零增长”,较大及以上事故“零发生”,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未发生滑坡、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

      (三)生态环境

实施碧水安澜工程,加快推进西险大塘达标加固、城西南排(南北线)工程,开工建设城西南排(西线)工程。持续推进“五水共治”提质攻坚三年建设行动,开工建设治水项目156个、完工83个,入选省级“美丽河湖”2黄湖溪、百丈溪,重点控制断面水质达到Ⅲ类及以上。新创建省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2个、示范镇1个、省级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94个、示范村20个、精品村2个,建成高品质生活垃圾数字化收集点115全区生活垃圾进场50.15万吨,“虎哥”回收利用生活垃圾8.69万吨。环境空气优良率较上年4个百分点。获评省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体验地,首夺五水共治大禹鼎银鼎,荣获省无废城市清源杯。

 

公报注释:

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为年度初步数据。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原因,存在分项与合计不等的情况;

2.本文使用的增长速度,除“生产总值”、一、二、三产业“增加值”以及涉及增加值相关指标按可比价计算外,其余均按现价计算;

4.数据来源于统计及各部门;医疗卫生数据不含省市级医院数据;

5.游客及旅游总收入数据为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预测算数据,最终由国家文旅部审核确定。



分享: